打擊數據統計表名詞解釋完成
呼!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終於把打擊數據統計表中的各個名詞解釋完成了!因為在寫第一篇大聯盟球員介紹的文章中,尤其在打擊數據表的地方,用了許多的棒球術語,原本想用連結連出去就好了,但是....比較完整的解說,還是英文的,想說送佛就送到西天吧!於是就將這些名詞給整理了一下,發現收穫還蠻多的,很多數據以前都大概只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並不會算,寫了這些東西後,對於這些數據背後代表的意義,又更清楚了些。
以下,列出在打擊數據統計表裡面用得到的一些名詞解釋,當然以後陸陸續續還會再加上去。還有投手的數據表名詞解釋沒有做呢!想到就有點累了!慢慢來吧!
- 出賽場數(G)
- 打數(AB)
- 得分數(R)
- 安打數(H)
- 二壘打(2B)
- 三壘打(3B)
- 全壘打(HR)
- 打點(RBI)
- 盜壘(SB)
- 盜壘失敗(CS)
- 四壞球保送(BB)
- 三振(SO)
- 打擊率(BA)
- 上壘率(OBP)
- 長打率(SLG)
- 上壘加長打率(OPS)
- 壘打數(TB)
- 犧牲(短)打(SH)
- 高飛犧牲打(SF)
- 故意四壞球保送(IBB)
- 觸身球保送(HBP)
- 滾地雙殺打(GDP)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